1.消費者的收入:此因素是除自身價格之外,影響需求量的最為重要的因素。它對需求量的影響是當收入增加時,一般來說我們會增加對正常商品的需求量;反之,則減少。
2.相關商品的價格:相關商品可細分為替代品和互補品。替代品是指具有相似功能的商品。一般來說,替代品價格上升,則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,反之減少;互補品是指一起消費才具有某種功能的商品。一般來說,互補品的價格上升,則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,反之增加。
3.預期變量:主要包括對該商品的價格預期和對收入的預期。如果預期該商品未來漲價,為了避免未來支付更多的價格,會增加現行需求量,反之減少。
4.消費者個人偏好:消費者對某一商品的愛好會因情況的不同而發生變化,這就會影響到需求量的變化。
5.人口:當市場中的人口容量增加時,大多數商品的需求量會有所增加,反之會有所減少。
二、需求曲線的移動
1.價格變化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動
如圖所示,在需求曲線D0上,當價格從P1上升到P2,則需求量從A點變動到了B點,這種變化是需求量在需求曲線D0上的移動,表示的是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,價格變動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動。
2.需求曲線的移動
釋義:現實情況表明,影響需求的因素很多(如前所述),便會使得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上的需求量都會發生變化,這便是需求的變化,它導致需求曲線的平移。
3.需求曲線左右平移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