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考面試張不了嘴、聲音小、很緊張,不敢看人、一直低頭,這些都是怯場的表現,整個人散發出不自信的感受,確實非常影響面試成績。
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?
一、成因
1.不自信
這是絕大多數同學的問題。
一是體現在對答題內容的不自信,覺得自己說的是錯的,覺得自己的內容不好,覺得老師或者同學會質疑自己的內容,就會變得不自信;
二是才學沒多久,感覺自己說的不好,不敢說;
三是本身性格,一些同學在以前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愿意展示自己,或者很少有當眾講話的機會,所以面對這樣的場合就會緊張,害怕;
四是太重視了,得失心太重了,反而影響自己。
2.說得少
本質是缺少練習,面試答題和我們平時說話的習慣、邏輯,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,一些同學剛剛學習面試時,不適應這樣的表達方式,而且平時說話都好好的,只要一開始答題,自己就進入了另外的狀態,“嗯”“額”“那個”……說話開始磕巴、口頭禪變變多、銜接不流暢,大多數的原因就是練習得太少了。還有,一些同學平時就不太擅長表達,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比較吃力。
3.沒積累
在結構化面試中,大部分的題還是有方法和技巧的,還需要有一定的積累。一些同學以前完全沒有學習過,也沒有工作經驗,所以拿到題完全沒有話說,只能自己瞎編,這樣就更加不敢答題了。
4.沒方法
有一些同學是缺少方法,本身自己敢說,或者也不怯場,但是一些習慣不好,比如說喜歡低頭答題,沒有眼神交流,平時練習的過程中也沒有人提醒,也沒有刻意去練習,甚至不知道自己在這方面有問題。
知道了原因,那我們該怎么克服呢?
二、解決辦法
1.正面暗示
要學會自我調節,努力克服自己的焦慮、緊張情緒。一方面我們要正確看待這次考試,確實很重要,但是過分焦慮反而會影響發揮;另一方面,要誠實的看待自身的不足,面對不足不要過分的苛責自己,要知道學習是有一個過程的,我們要給自己設置正確的目標,看到自己的進步,給自己正面反饋。
2.刻意練習
對于外在形式,自己要有意識地去改變,去練習,比如對著鏡子答題、刻意的避免口頭禪、給自己錄音聽等;還可以多聽紅歌、多晨讀、心理暗示自己是個大人物、模仿領導講話等方式去鍛煉自己。
3.多練多背
最笨的辦法往往是最有效的辦法,學習的過程肯定不是快樂的過程,要耐得住寂寞、扛得住壓力,反反復復練習,量變才能產生質變。多刷題、多積累、多請教,當自己胸中有墨水了,也就會變得更從容。
4.專人指導
尋求專業的指導,當然是最高效的方式。
一是可以找一些有考編經驗的同學幫忙指導;
二是表達能力比較好的朋友,比如學播音主持的,或者上臺經驗比較豐富的親戚朋友;
三是專業老師,去機構找專業的老師,當然是最靠譜和保險的方式。
下一篇:最后一頁
課程章節 | 課程內容 | 播放時間 | 課程時長 | 觀看入口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7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8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3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4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5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數量關系 | 2024/11/16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1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