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6日,央視《財經調查》欄目曝光了網絡水軍的“黑生意”。據報道,為躲避平臺監管,網絡水軍機構使用“S蛋”“魚塘”等某些特定的暗語,大量招募水軍,發布刷單接單的帖子,與網絡刷手們用暗語聯絡。中介招人、專職編輯安排發帖內容,刷手們只需要在評論區配合推銷、演戲,便成功操控了消費者了解真實信息的途徑。
網絡水軍以“暗語”為掩護,肆意操縱網絡信息,這一現象嚴重破壞了網絡生態環境,必須引起高度重視。
于消費者而言,其行為嚴重侵犯了知情權。當消費者依據虛假的好評、點贊去選擇商品或服務時,往往會遭遇與預期相差甚遠的體驗,如高價購買到質量低劣的商品,或是享受不到宣傳中的優質服務,經濟損失與消費體驗受損的雙重打擊接踵而至。從市場競爭層面來看,網絡水軍破壞了公平競爭的環境。誠信經營、用心打造產品與服務的商家,因不愿參與刷量、控評等不正當競爭,在虛假數據的“排擠”下,難以在搜索排名、口碑推薦中嶄露頭角,市場份額被那些依賴水軍造勢的不良商家蠶食,長此以往,將嚴重挫傷優質商家的積極性,阻礙行業的健康發展。
網絡水軍屢禁不止,背后原因復雜。利益驅動是首要因素,在流量至上的時代,商家為追求短期利益,企圖通過水軍迅速提升店鋪、產品或自身的熱度與人氣,而水軍機構及刷手們受高額報酬誘惑,甘愿冒險參與其中,一條完整的黑色利益鏈就此形成。平臺監管不力也為其提供了生存土壤,部分平臺雖有檢測機制,但面對層出不窮的暗語、不斷翻新的操作手段,未能及時升級技術、完善監管規則,導致監管存在漏洞。同時,法律法規雖對網絡水軍的行為有所約束,但在執行過程中,由于網絡行為取證難、界定模糊等問題,使得違法成本相對較低,難以形成有效威懾。
為有效遏制網絡水軍,需多管齊下。
首先強化主體責任,筑牢技術防線。平臺應加大技術投入,運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重要分析賬號行為、信息發布規律,精準識別異常流量與虛假評論。同時建立高效舉報機制,對用戶舉報的疑似水軍行為迅速核實、處理,對涉事賬號、商家嚴肅懲處,如限制賬號功能、下架商品、關閉店鋪等,從源頭減少水軍活動空間。
其次部門協同發力,加強全鏈條打擊。網信、公安、市場監管等部門需打破壁壘,共享信息,聯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。對網絡水軍產業鏈進行全鏈條打擊,深挖組織者、獲利者,加大處罰力度,提高違法成本,讓參與水軍活動的各方付出沉重代價,形成強大震懾。?
最后加強公眾教育,凝聚抵制合力。通過宣傳引導,提升網民對網絡水軍危害的認識,增強辨別虛假信息的能力。鼓勵網民積極舉報水軍行為,暢通舉報渠道,形成全民抵制網絡水軍的良好氛圍,讓水軍在公眾的監督下無處遁形。
網絡空間的清朗需要各方共同守護。只有平臺嚴守防線、監管部門嚴格執法、公眾積極參與,才能徹底斬斷網絡水軍的黑色利益鏈,讓網絡回歸真實、有序,保障消費者權益,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與健康的網絡輿論生態。
下一篇:最后一頁
課程章節 | 課程內容 | 播放時間 | 課程時長 | 觀看入口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7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8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3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4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5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數量關系 | 2024/11/16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1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