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優化藥品和耗材集采有關舉措,強調要加強藥品和耗材集采政策評估,總結經驗、補齊短板,推動集采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開展。下一步,國家將支持醫藥企業提高創新能力,加強對藥品和耗材生產、流通、使用全鏈條質量監管,扎實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,讓人民群眾用藥放心安心。
藥品和醫用耗材實施國家集中采購,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醫改政策,理應全面貫徹落實,這項政策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:
首先,減輕患者經濟負擔。“量價掛鉤,以量換價”的集采政策,讓藥品和醫療耗材的價格大幅降低,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;價格下降也使得醫保費用空間得到空出,從而讓更多的新藥納入醫保目錄,讓老百姓用得起、買得到。
其次,規范醫療市場秩序。藥品和醫療耗材國家集中采購,砍掉中間環節,杜絕“中間商賺差價”,消除藥品流通領域亂象,引導企業規范經營;同時,集采也規避了利益輸送,避免一些部門從中漁利,層層加碼,最后讓患者埋單的亂象產生。
再次,促進行業轉型升級。集采制度會淘汰掉那些產能低效、成本過高的相關企業,倒逼企業轉型升級,加大科研投入,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,降低生產成本,助推醫藥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。
集采制度還在探索完善階段,因此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一些挑戰:一是在壓縮成本的前提下,藥品的質量是否能得到保證;二是仿制藥的療效和原研藥相比是否存在過大的差距;三是集采政策下,一些醫療機構采用“一刀切”策略,藥品是否能夠滿足患者的多樣性需求。
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,集采工作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,我認為可以做好以下措施:
第一,完善質量監管。相關部門通過加強臨床數據收集、完善質量監督機制等方式,進一步保障集采藥品的質量;在前置開展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基礎上,持續對集采中選藥品開展真實世界研究,加強監管,杜絕犧牲質量換價格;與此同時,還要避免單純以價格為導向的采購模式,防止企業為降低成本而忽視質量。
第二,深化“三醫”協同。進一步深化醫保、醫療和醫藥等三方面協同:醫保部門應優化報量和動態調整機制,實時反饋供需信息;醫療機構結合臨床實際,滿足特殊患者個性化需求,避免“一刀切”地限制原研藥;醫藥企業應加大科研投入,開發更多滿足患者需求的高質量產品。
第三,賦能科技力量。進一步探索科技賦能,搭建數字化平臺,實現需求申報、招標、合同管理、履約跟蹤等電子化操作,減少人工操作,提高透明度和工作效率;推行“智慧溯源”模式,對中選企業實現全覆蓋檢查,提高檢查的精度。
下一篇:最后一頁
課程章節 | 課程內容 | 播放時間 | 課程時長 | 觀看入口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7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8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3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4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5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數量關系 | 2024/11/16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1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