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做重點歸納題的過程中,大家是不是發現,在選項中會經常出現一個“熟面孔”——對策項,一說到對策,同學們是不是又能想起一句熟悉的話了,那就是“對策是重點”。之前我們講過,一般情況下我們要優選對策,所以很多同學在做題的時候,看到對策就想,哎老師說的對策是重點,然后秒選對策,最后就會發現,有些題,選項中明明出現了對策,但是正確答案卻是文段的問題概括,又或者是選項中明明有幾個對策,為什么偏偏選這個,不選那個。這就讓不少同學犯難了,到底什么對策能選?什么對策不能選呢?今天呢,我們就給大家講講,哪些對策不是對的,咱們不能選。
一、“無關”對策不能選。
“無關”對策,顧名思義就是與文段無關的對策,即選項的對策并不能針對性的解決文段的問題。比如,文段強調的問題是“我國的制度反腐執行力不夠”,那問題的針對性對策應該是“我國的制度反腐執行力需要加強”,如果選項中的說的是“我國的反腐制度需要完善”,那該項雖然是對策項,但是并不是正確答案,因為文段的問題是“制度反腐執行力不夠”,而非“制度不完善”,即該項并不能針對性的解決文段問題,為無關對策,不能選。
例:成績要求相對較低,導致部分考生視藝考為進入高等學府的“綠色通道”或迅速成名的捷徑,于是扎堆報考、突擊報考等現象也就隨之出現。另外,由于高中教學與藝考不能有效銜接,一個巨大的藝考培訓市場應運而生,但市場內部存在行業壟斷、惡性競爭、干擾院校招考正常秩序等亂象,破壞了藝術類專業招生和培養的健康生態。對此,教育部門應針對時弊,對藝術類專業招生加強規范,嚴格入校管理,進一步完善優化招錄程序。
這段文字意在說明( )。
A.“藝考”不等于“易考”
B.藝術類專業招生亟待規范
C.藝術人才更需提升文化素養
D.教育部門應多舉措促進藝考公平
【解析】意圖推斷題。文段首先指出由于成績要求相對較低,部分考生將藝考視作一條捷徑,導致出現了扎堆報考現象;接著通過“另外”引導并列,指出藝考培訓市場出現行業壟斷、惡性競爭、干擾學校招生等問題,破壞了藝術類招生和培養的健康生態;最后通過“應”提出對策,指出教育部門應對藝術類招生加強規范,嚴格入校管理,進一步完善優化招錄程序。因此,文段為分總結構,重點在對策上,強調教育部門應規范藝術類專業招生。對應選項,B項為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,當選。A項,“‘藝考’不等于‘易考’”為問題表述,非文段重點,且僅為“另外”之前的內容,僅為問題的一方面,表述片面,排除;C項,“藝術人才更需提升文化素養”雖然也是對策表述,但是文段并未提及藝術人才文化素質低這一問題,即該項并沒有針對性,并不能解決文段問題,屬于無關對策,排除;D項,“教育部門應多舉措促進藝考公平”雖然也是對策表述,但是文段并未提及藝考不公平這一問題,文段說的是藝術類專業招生不夠規范的問題,即該項并不能解決文段問題,屬于無關對策,排除。故本題答案為B項。
雖然該題的B項、C項和D項均為對策表述,但通過C項和D項的對策反推問題我們可以發現,這兩項對策所針對的問題在文段中并未提及,這就屬于無關對策,就不能選啦。所以,當選項出現對策時,我們在確定其是否為正確答案的時候,可以通過對策去反推問題,看看該對策所針對的問題,在文段中是否出現。
二、“片面”對策不能選。
前面我們講到“無關”對策不能選,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,即通過對策去反推問題,發現問題在文段有出現,就選擇了該對策,最后發現還是錯的。這是為什么呢?這就涉及到了我們今天所要講的另一種情況了,即“片面”對策咱也不能選。
“片面”對策顧名思義就是表述片面的對策,即文段中的問題是兩個或者多個,但是對策只能針對性的解決其中一方面的問題,那這就屬于“片面”對策,當選項中同時出現了一個概括全面的問題和一個表述片面的對策,那就要優選更為全面的問題表述了。咱們需要記住一點,契合文意是重中之重,不管什么題都要優選最契合文意的!
例:現在很多人形成了一種習慣,要找什么問題、線索、資料,不假思索就去打開搜索引擎。可是網上的信息往往真假參半,怎么能不加考辨就當作研究的依據呢?再說,這種只有結果、沒有過程的行為,并不助于思考力的提升,反而可能形成“偷懶”的慣性。人們理解某種事物,往往需要逐步去了解和熟悉,這過程可能有許多感性的認知,是重要的積累。如果過多依賴網上的結論,容易形成碎片式、拼貼式思維。
這段文字意在說明( )。
A.碎片化思維不利于人們感性認知的形成
B.人們應增強對互聯網海量信息的辨識能力
C.過于依賴互聯網會阻礙人思考的重要和廣度
D.互聯網深刻改變了人們理解事物的方式和途徑
【解析】文段首先指出現在很多人形成了通過上網搜索的方式查找資料、解決問題;接著通過“可是”引導轉折,指出這一行為存在的弊端,即網上真假參半的信息不能不加考辨就當做研究的依據;隨后通過“再說”引導并列,指出另一弊端即可能會讓人形成偷懶的慣性;然后指出理解和思考的過程很重要;最后通過反面論證指出,過多依賴網上的結論會容易形成碎片式、拼貼式思維。因此,文段重點強調的是過度依賴互聯網的弊端。對應選項,C項“會阻礙人思考的重要和廣度”是對問題的全面概括,契合文意,當選。A項,“碎片化思維”偏離文段重點,文段重點強調的是過度依賴互聯網的弊端,且“感性認知的形成”無中生有,文段并未提及,排除;B項,“應增強對互聯網海量信息的辨識能力”雖然為對策項表述,但其僅能針對“再說”之前的問題,不能解決文段的全部問題,表述片面,排除;D項,“改變”表述不明確,文段明確指出了人們過度依賴互聯網,且偏離文段重點,未提及過度依賴互聯網的弊端,排除。故本題答案為C項。
所以以后咱們做題的時候,不止要通過對策反推問題,看文段中是否有這個問題,還要看文段的問題有幾個,該對策是否能涵蓋全面。
總的來說,就是面對對策項咱們不能盲目選,一定要去分析文段和選項是否契合!
上一篇:2025重慶公務員《行測》言語理解: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
下一篇:最后一頁
課程章節 | 課程內容 | 播放時間 | 課程時長 | 觀看入口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7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8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3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4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5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數量關系 | 2024/11/16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1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