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初次參加培訓或者進入考場的同學有種被架在考生席上的感覺,思路極其不開闊,金標尺面試講究“四真四化”,其中有一條就叫做“生活化”。
面試來源于生活,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面試題的影子。
話題一:旅行不止風景,還有建設
1.背景:前兩天去山里旅游避暑,車程多彎道,但是非常直觀的能夠感受到道路的平坦,同時還能時不時看到軌道修建階段性成果,這一路上不僅有風景,還有鄉村建設的身影。
2.題目:如今的山村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,道路越來越寬敞,交通越來越通暢,管理越來越到位,各地基于本地特色引流,也不斷完善基建設施帶給游客多一份便利。對此,你怎么看?
3.積累:農村基礎設施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支撐,把路打通才能讓發展暢通。我們應持續將農村公路建好、管好、護好、運營好,大力推進“四好公路”的建設,讓本地人走得出去,也讓被吸引的外地人進得來,如此良性循環,就能夠形成良好的鄉村振興發展新篇章。
話題二:旅行中不止風景,還有服務
1.背景:坐上景區的觀光車,就會聽到廣播,它智能化地介紹車輛所經過的對應景點,包括但不限于自然風光形成的過程、特色,景區評級等;另外還會講解其中的文化,例如神話故事傳說、歌曲、房屋建筑、服飾等,讓旅游不僅是看,更是吸收。
2.題目:你所在的地區自然風景優越,來往的游客絡繹不絕,但是游客普遍存在對本地的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了解不足的情況,領導讓你解決這一問題,你會怎么組織開展工作?
3.積累:我會聯合景區文旅和園區開展碰頭會,探討如何將旅游和文化相融合。從軟件上來說,挖掘當地自然風光、人文特色、建筑風格等內涵,組成專門的小組,探討形成言簡意賅,朗朗上口的文稿;從硬件上來說,聯合科創企業,在景點入口端、公交游覽端、穿戴設備端增大對智能化設備的使用。讓軟件和硬件相融合,使文化內涵更智能、更靈活、更清晰地傳入游客耳中。
話題三:地鐵內的城市服務
1.背景:在重慶軌道,如果要問哪條路線的人口密度最大,那一定非3號線莫屬,沒有座位是家常便飯,摩肩接踵也是家常便飯。
2.題目:軌道交通是多數人出行的選擇,但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,人口增長愈發易見,部分路線時常出現擁擠的情況。針對這一現象,你有什么看法?
3.積累:作為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,既要有設置納涼區、開通背簍專線的溫度;也要展現針對擁堵問題解決的力度。長期高峰期志愿者引導、利用智能調度系統進行列車排班、延長擁堵路線的列車節數、建筑城市軌道交通網絡......要持續用更人性化的城市服務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。
話題四:炎熱夏季,全城限電
1.背景:今年夏天重慶溫度直逼42℃,持續的高溫天氣,讓市發改委在8月27日發布節約用電倡議,同時每個人手機中收到限電短信通知。
2.題目:夏季炎熱高溫,某市發改委發布《致全市市民的節約用電倡議書》,倡導公共機構帶頭節電,工業企業錯峰避峰科學用電,商業企業合理用電,景觀照明優化運行,家庭社區低碳節能。對此,你怎么看?
3.積累: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在持續高溫炎熱的天氣下,電力負荷攀升,電力供應形勢嚴峻,不管是手機當中收到的倡議短信,還是引導公共機構、工業企業等科學用電,都充分的證明了節約型社會需要各行各業的踐行者共同打造。
話題五:政務辦事一張網
1.背景:前段時間駕駛證6年時間快到,就近體檢后,直接在12123政務APP上,進行駕駛證過期申領,整個操作過程不超過10分鐘,一周后新的駕駛證也郵寄到家。
2.題目:如今辦事不用出門已成為常態,居民利用互聯網就能輕松操作,甚至有的地區讓多部門的功能集中于一個政務APP。對此,你怎么看?
3.積累:如今,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,除了便利大眾的娛樂生活,我們更應該利用好互聯網這一工具,推動政務工作的高質量發展。網上辦、異地辦、一次辦、高效辦......這些群眾最基礎的需求,是我們改進最本質的追求。
面試存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,將面試中的所見、所聞轉變成所思、所想,這就是面試的積累。
下一篇:最后一頁
課程章節 | 課程內容 | 播放時間 | 課程時長 | 觀看入口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7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8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3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4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5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數量關系 | 2024/11/16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1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