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以來,我國山東、江蘇、安徽等地出現今年來最強高溫過程,網上流行起“抱著冬瓜睡覺”,據說可以有效防暑降溫,保質期長,還不貴。有網友調侃道“買不了吃虧,買不了上當”。
在極端高溫天氣下,“抱冬瓜睡覺”這一防暑降溫方式走紅網絡,成為大眾熱議焦點,需要我們理性看待。?
首先,這體現了民眾應對高溫時的創新思維。當傳統防暑手段如空調、風扇的作用受限時,民眾通過挖掘生活中常見物品的潛在功能,如利用冬瓜含水量高、比熱容大,能吸收體表熱量的物理特性,來探索新的降溫方法,這是民間智慧的生動展現。
其次,這種防暑方式的適用范圍廣。在燥熱難耐的夏天,仍然有很多地區很多居民沒有安裝空調,尤其是農村地區,而抱冬瓜睡覺無疑是一種低成本且高回報的降暑方式,所以一經出現便被廣泛傳播及運用。
然而,這一現象也值得我們謹慎看待,一方面,部分民眾在面對這類網絡信息時缺乏理性判斷,未能結合身體狀況,如中醫專家指出,脾胃虛寒、陽虛體質人群采用抱冬瓜睡覺的方式,可能會加重腹痛、腹瀉等癥狀。另一方面,相關平臺對這類生活常識類信息缺乏有效的審核機制,未能確保傳播內容的科學性,不利于營造健康的網絡信息環境。
為了更好地引導公眾應對極端天氣,規范網絡信息傳播,可從以下方面著手。
第一,加強科普宣傳。衛生健康部門、醫療機構等應借助官方網站、社交媒體賬號等渠道,發布權威的防暑降溫科普知識,詳細介紹不同防暑方法的適用人群、注意事項,以及中暑后的正確急救措施,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和自我防護能力。
第二,強化網絡平臺責任。網絡平臺要建立健全信息審核機制,針對生活常識、健康養生等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信息,邀請專業人士進行審核,確保信息真實、科學、準確后再予以發布,從源頭上減少誤導性信息的傳播。
第三,推動公共服務保障升級。針對極端惡劣天氣,政府相關部門可針對高溫天氣,加大對老舊小區、農村地區等基礎設施的改造力度,比如為電壓不穩的區域增容變壓器,保障空調等制冷設備的正常使用;在農村地區合理設置公共避暑點,配備風扇、飲用水等物資,為無法在家有效防暑的村民提供便利。
下一篇:最后一頁
課程章節 | 課程內容 | 播放時間 | 課程時長 | 觀看入口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7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8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3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4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5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數量關系 | 2024/11/16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1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